低空经济迎来爆发元年,这些企业已获资金加仓

发布日期:2025-07-29 点击次数:142

7月21日,中国电建罕见一字涨停,封单资金高达39.68亿元。 与此同时,低空经济产业化进程突飞猛进:小鹏汇天拿下2.5亿美元融资,时的科技斩获阿联酋10亿美元订单,全国超30省份争相布局政策支持。 据民航局预测,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.5万亿元,到2035年更将突破3.5万亿。 资本已悄然行动——4只低空经济概念股获融资资金超亿元加仓,12只半年报业绩预计扭亏为盈!

国家发改委近期召开专题会议,明确要求“防止低效重复建设”,推动低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。

深圳率先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地方专项法规,累计开通无人机航线近300条,载货飞行超170万架次,并计划实现全市域空天地一体化低空通感设施全覆盖。

政策支持已下沉至地方:上海目标建成“国际天空之城”,广东计划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超3000亿元,江苏苏州签约项目超300个、总投资超900亿元。

更关键的是,低空经济连续两年写入《政府工作报告》,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首次将其纳入法律体系,明确“保障低空空域合理需求”。

5G-A网络打造“空中高速公路”

2024年是5G-A商用元年,全国超330个城市启动部署,中国移动覆盖超300城。

5G-A通感一体技术可实时追踪无人机飞行轨迹,解决“黑飞”管控难题,为物流配送、城市安防等场景铺路。

首套气象基建标准发布

7月20日,《低空经济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要求》在合肥发布,这是行业首个总体标准。

由粤港澳大湾区气象中心牵头,覆盖8大类低空场景(如城市起降场、低空航线),统一设备参数和软件系统,推动产业链协同。

飞行器技术商业化提速

亿航智能与清华大学共建低空航空技术研究院,其载人飞艇AS700已试航跨省航线。

eVTOL(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)成为新焦点:中国商飞基于C919技术优化设计,沃飞长空获5亿元A轮融资。

物流配送:无人机送外卖成常态

美团第四代无人机适应97%国内城市环境,顺丰旗下丰翼科技累计飞行400万公里、送货300万件。

深圳-中山“空铁联运”项目开通后,25分钟跨城配送从科幻走进现实。

低空旅游:景区收入新引擎

张家界、黄山引入观光飞行器,亿航智能在广州试运行eVTOL载人项目,提供“空中看海”体验。

国务院明确支持景区开发低空旅游,强化安全监管和营地建设。

农业植保:无人机种田省下60%成本

全国植保无人机超126万架,2023年飞行时长2311万小时。

在农田监测、精准播种等领域,无人机已覆盖农林牧渔全场景,成为乡村振兴利器。

城市治理:无人机代替人工巡检

电力、消防、交通领域广泛应用无人机巡检,效率提升50%以上。

甘肃地震救援中,无人机2小时完成500公斤药品投送,替代高危人工作业。

时的科技拿下阿联酋10亿美元eVTOL订单,创下行业单笔金额纪录。

小鹏汇天完成2.5亿美元B轮融资,分体式飞行汽车实现京津冀首飞。

上市公司纷纷布局:

深城交推进低空经济智能产品研发,打造标杆项目;

创益通成立子公司专攻无人机组装;

中科星图推动“低空云”保障体系,覆盖政务巡检、物流配送等场景。

据证券时报数据,2025年上半年40只低空经济概念股业绩预增,其中12只净利润预计扭亏:

远东股份:净利1.2亿–2亿元,智能缆网、智慧机场订单大增;

康达新材:净利0.5亿–0.55亿元,风电叶片需求旺盛;

麦迪科技:净利0.25亿–0.27亿元,剥离光伏业务后聚焦医疗主业。

融资资金7月以来重点加仓4股:

双林股份:获3.16亿元净买入,净利预增1%–25%;

横店东磁:市盈率仅13.31倍(行业最低),净利预增49.6%–63.6%;

四川长虹、瑞可达:均获超亿元资金布局。

国家发改委专题会议点名“整治不理性建设”,低空产业园盲目扩张被叫停。

ST苏吴因财务造假连续6个跌停,证监会认定其2020–2023年虚增利润,面临强制退市风险。

技术短板仍存:高性能航空电池、轻量化材料依赖进口,部分企业盈利模式尚未跑通。

热点资讯
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