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朗60多位军方高层和核专家的资料被泄露,坊间传言,这大概率是由于内部人员叛变或者网络安全防护没到位,导致情报被对手悄悄窃取。网络攻击、间谍渗透、甚至有可能是有人利用工作便利,将这些机密信息带了出去。这样的情况在大国博弈里并不少见,消息一出,伊朗方面也有点措手不及,毕竟涉及的面太广、级别太高。
以色列军情人员混进伊朗境内,常常会用上一些特别巧妙的手法。比如说,这些人有时候会变换身份,利用第三国护照,假装成商人、工程师或者记者。偶尔,他们还会同当地的合作方联络,一些内部线人或者和以色列交好的情报来源,帮忙打掩护、安排接应。进出时一般不会走寻常路,还可能绕道别的国家,走那些不容易被查到的边境口岸。再加上以色列本身在情报技术、伪造证件等方面本就挺厉害,比如网络渗透、监听、卫星定位,这些高科技手段一用上,行踪就更难被察觉。反正这种事嘛,保密和隐蔽永远排在第一位。
伊朗的防空系统之所以会出现大面积瘫痪,大多和网络攻击脱不了关系。以色列或者美国经常会用网络渗透这招,把伊朗一些重要防空雷达和指挥系统搞瘫,不少操作都直接被远程控制或者干扰。再说了,伊朗那边不少设备年头久、型号也旧,跟不上现在的先进武器,漏洞自然多得很。有些地方因为管理混乱,技术不统一,还容易出现设备之间“各扫门前雪”,无法联动配合。一旦真有特工混进来,利用内部漏洞,把关键节点 “一锅端”,那整个防空体系就像断了线,根本拦不住外部袭击。
这些事儿归根结底都绕不开伊朗。
伊朗和印度之间的那点战略信任,现在已经成了信息盲区了。
2025年5月9日,印巴空中打仗的火药味都还没散去,伊朗外长阿拉格齐火急火燎赶到新德里,跟印度一拍即合签下《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》,当场还高调喊出“雅利安兄弟情谊”。
没过一个月,印度在上合组织批评以色列攻击伊朗这事上,突然掉了链子,直接表态“未参与讨论”,死活不肯替伊朗说句话。
更棘手的暗中捅刀还得算技术方面。
6月30日,德国《明镜周刊》转述卡塔尔媒体消息,表示:“德黑兰官方证实,印度‘背叛’了伊朗。德黑兰的调查人员说,由于本国在软件开发上的短板,伊朗一些出入境管理等系统的开发工作交给了印度企业。没想到,部分印度程序员竟和摩萨德勾连,把系统里预先留好的‘后门’交给了以色列,这让以方能轻松获取伊朗的重要数据,大数据处理后,这些情报价值不小。”
以色列对伊朗展开空袭后,伊朗方面一口气抓了700多名涉嫌为以色列搞间谍活动的人,里头还有73个是印度间谍。这些人被指说给以色列传递了关键消息,包含核设施的位置、高层官员的住宅以及防空系统的薄弱点等。由于自己在开发方面存在短板,伊朗把出入境管理、机场监控等重要系统外包给了印度公司。
伊朗对中国和俄罗斯一直都挺警惕,什么事都喜欢留个后手,让人感觉有点凉飕飕的。
伊朗一边主动找印度套近乎,拉拢合作,嘴上说得好听,可对那些真正能信赖的老伙计,总是拿不准主意,显得犹豫不定。
对中国那真是嘴上说得漂亮,实际行动却跟不上。2021年中伊两国搞了个4000亿美元的大单子,转眼都四年过去了,中国实际投进去的钱却远远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多。伊朗那边的官员不仅没少吐槽中国,说什么进展太慢,倒是对美国的制裁和中国企业得讲合规风险这茬,总是假装没看见。再看看伊朗这边,既盼着中国来当“接盘侠”,顶上欧美退出留下的能源市场空缺,遇到跟中国搞技术深层合作,自己又扭扭捏捏、态度暧昧不清。
自打美国开始制裁伊朗,中国一直冒着风险撑着场面,是伊朗石油最给力的买家。每天往国内运的石油有140万桶,占到伊朗总出口足足24%。今年3月那会儿,美国财政部以“帮着伊朗搞石油生意”为理由,把山东寿光鲁清石化这些企业在美国的资产一下给冻结了。
对着俄罗斯,中国多少留了条后路。2025年1月,两国签的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》里头,像能源、科技这些领域合作都有纳入,偏偏军事共同防御那一块,大家都很有默契地没提。
伊朗心里的小算盘其实挺明白,一方面怕把西方逼急了,制裁再升级,尤其一说到军事一起玩,搞不好要被封得更死。另一方面,还留着跟欧洲坐下来谈的余地,想经济上多少松口气,关键还得看西方那边肯不肯松绑点。
伊朗花着百亿美元下单买了俄产苏-35战机,结果付款的时候直接用原油抵账。俄罗斯那边最缺的其实是美元,可伊朗偏偏拿石油当钱使,这事搁谁身上都觉得有点让俄罗斯吃了哑巴亏。
地缘较量里头,各种打算盘和目光短浅的操作还真不少。
伊朗在外交上吃亏,主要毛病就是老想着意识形态那一套,结果把自家国家的实际利益给抛脑后了。
判断印度态度上犯了大错,忽略了印度跟以色列之间一直有着密切的军事和情报合作关系,还一厢情愿地以为只要是不是西方阵营的,就肯定会反对以色列,结果把重要的基础设施交到了那些不一定靠谱的人手里。
有点瞧不上周边国家的信任,本来中国出力撮合沙特和伊朗握手言和,帮着伊朗缓解困局,巴基斯坦在以色列空袭前还提前给伊朗打了招呼。结果伊朗为了遏制逊尼派盟友,反过来倒向印度,等于自己把地区合作的底牌给砸了。
太迷恋大国的虚幻光环。伊朗内部亲美势力上台后,对着俄罗斯和美国左右摇摆,一边想拉着俄罗斯对抗老美,一边又抱着修补跟西方关系的幻想,整个政策弄得分崩离析,伙伴们对它也是心凉了大半截。
德黑兰吃的这个大亏啊,真让人看清一个道理:玩国际关系,讲点实际比什么血统情、意识形态口号靠得住多了。伊朗把民用系统交到印度手上,图的就是所谓“雅利安兄弟”这层空壳情分;犹豫接纳中国投资、又向俄罗斯让步,这么搞,反倒把手里的赚钱机会和安全保障给瞧轻了。
伊朗要是还死抱着“看标签交朋友,合伙揣着符咒保平安”那点老规矩,这次73个间谍的事啊,恐怕只是将来更大问题刚刚开头的一撇。
国家之间讲信任,从来和血缘、门派没啥关系。干到现在,伊朗这才醒悟:这一路走来,问题就卡在太信那些虚头巴脑的门道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