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两点半的休斯顿体育馆,灯光亮得晃眼。陈熠擦着汗的手微微发抖,比分牌上刺眼的"1-3"像块大石头压在她心口。对面蒯曼正跟教练比划着战术,那架势活像已经摸到冠军奖杯边儿了。看台上几个留学生扯着嗓子喊"小蒯加油",陈熠攥着毛巾的手指节都泛了白——这架势,搁谁心里不犯嘀咕?
要说这俩姑娘的梁子,得追溯到三年前的全运会选拔赛。当时蒯曼两个擦边球直接送陈熠回家,赛后记者问感想,小姑娘憋了半天蹦出一句"球台是方的,运气是圆的",把现场记者都逗乐了。这回大满贯半决赛再碰上,陈熠赛前跟陪练嘀咕:"姐今天非得把方球台打成圆桌子不可!"结果开局就被蒯曼的逆旋转发球治得没脾气,第一局6-11输得那叫一个脆生。
转折出现在第四局3-6落后时,场边李隼指导突然吼了嗓子:"反手那条斜线是摆设啊?"陈熠醍醐灌顶,接下来那板反手快撕就跟装了GPS似的,专往蒯曼正手大角钻。9平那个球绝了,蒯曼放的高球眼看要出界,陈熠硬是跨出一米多远把球勾回来,落地时差点劈叉。这球过后,肉眼可见蒯曼手有点紧,后边连续两个发球失误,生生让陈熠11-9啃下这局。
决胜局打到9-9时,现场观众集体起立,手机闪光灯晃得跟迪厅似的。陈熠那个擦边球运气好得离谱,球在网带上颠了三下才滚过去,蒯曼扑救时球拍都甩飞了。赛后技术统计显示,陈熠在相持段得分率高达72%,比平时训练高出十五个百分点。有网友翻出她去年输给早田希娜的录像对比,好家伙,当初那个反手总往网带上撞的姑娘,现在快撕斜线比圆规画的还准。
朱雨玲那边赢得也不轻松。打伊藤美诚第二局时,日本姑娘突然祭出"砍式发球",朱雨玲连吃三个。场边澳门队的教练急得直跺脚,老朱倒淡定,掏出小本本记了两笔。等到第四局伊藤美诚正手爆冲时,朱雨玲突然来个"海底捞月",球擦着网带过去,直接把对手打懵了。这招她跟马琳偷师两年多,今天才算亮出家底儿。
更衣室里,陈熠正往脚踝上缠肌贴,手机突然弹出孙颖莎的微信:"决赛别怂,老朱现在怕反手快拨。"要不说国乒队内没秘密呢,上午刚淘汰世界第一,下午就收到对手攻略。陈熠看着墙上贴的"大满贯冠军500积分"海报,突然想起自己世界排名还在二十开外晃悠——这要是夺冠了,回北京是不是能混上主力陪练的盒饭了?
技术团队给出的数据挺有意思。朱雨玲最近半年反手使用率下降8%,但得分率反而涨了5%。陈熠盯着平板电脑上的热力图发呆,那上面老朱的正手位空当明显比去年大了一圈。助理教练凑过来嘀咕:"听说她改技术那阵子,在澳门每天加练到场馆关灯,保安都得陪着熬鹰。"
决赛前夜,陈熠在酒店健身房碰见蒯曼。俩人并排跑步谁也不说话,最后是蒯曼先绷不住:"明天要输了,记得请我吃德州烤肉。"陈熠心率瞬间飙到160,也不知是跑步累的还是被这话吓的。她不知道的是,朱雨玲此刻正在房间看她和孙颖莎的比赛录像,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全是"反手起板时机"这样的批注。
这场决赛注定载入乒坛史册。两个非主力选手会师大满贯决赛,在国乒历史上还是头一遭。有媒体翻出2019年朱雨玲接受采访的视频,当时她说"乒乓球是圆的"被网友群嘲,现在看竟成了神预言。更绝的是陈熠的省队教练,他手机里存着弟子六年前输省运会哭鼻子的视频,配文是"当年眼泪没白流,都酿成庆功酒了"。
体育馆的空调开得有点足,陈熠搓了搓起鸡皮疙瘩的胳膊。裁判正在检查球拍,朱雨玲突然用拍子指了指她的鞋带。低头一看,左脚的鞋带果然松了——这细节,比任何战术分析都让人心头一热。大屏幕开始播放选手介绍,陈熠看见看台上有人举着"熠闪发光"的灯牌,恍惚间想起自己第一次参加青少年赛时,观众席上只有打瞌睡的保洁阿姨。
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,如涉及权益问题,请提供相关证明,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