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能想象吗?曾经的军事强国俄罗斯,现在竟然考虑从中国买战斗机来装备自己的航母。这事儿要是放在十年前,估计没人会信。可现在,这确实成了摆在俄罗斯面前的一个现实选择。
说起来还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。最近有消息传出来,俄罗斯正在考虑放弃修复他们唯一的“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”号航母。这艘船可是俄海军的脸面啊,现在却成了烫手山芋。
咱们先说说这艘航母的“悲惨遭遇”。2018年4月的时候,俄罗斯信心满满地宣布要给库舰来个大改造。当时《简氏防务周刊》报道说,这次改造要在摩尔曼斯克的第35海军修船厂进行,预算高达500到600亿卢布,换算成美元大概8.87到10亿。
那会儿俄国防部长尤里·鲍里索夫还立下了军令状,说2020年就能完工,2021年这艘航母就能重新下海服役。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?
可现实啪啪打脸,比电视剧还要戏剧化。
你猜怎么着?这艘倒霉的航母接连遭遇了三次重大事故。先是维修期间起火,接着又是各种技术问题,最后俄乌冲突一爆发,整个项目基本就黄了。现在俄罗斯《消息报》直接曝出了“考虑放弃”的消息,这脸打得真是够响的。
航母都这样了,那舰载机部队能好到哪儿去?俄军现在手里就两样货:苏-33“侧卫D”和米格-29KR/KUBR。听起来挺唬人的,可实际情况嘛…
苏-33这玩意儿当年还挺被看好的,对咱们中国的歼-15研发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。可现在时过境迁,这货在航电配置、机载武器方面已经被咱们的歼-15甩了好几条街。更尴尬的是,连一直不被看好的米格-29都比苏-33强不少。
至于米格-29KR/KUBR,那就更惨了。俄罗斯已经停止了“支点”系列战斗机的研发,这意味着米格-29系列注定要走向没落。说白了,就是没人管了,自生自灭呗。
面对这种窘境,俄罗斯科学院研究员伊利亚·克拉姆尼克坐不住了。这位专家直接放话说,从长远来看,俄海军必须要有航母,不然一切作战行动都得依赖岸基航空兵支持,根本没法进行远洋作战。
更有意思的是,克拉姆尼克还提出了一个“大胆”的想法:既然苏-33已经没有改进价值了,那除了指望还在纸面上的舰载版苏-75,为什么不考虑从中国采购歼-35隐身舰载机和空警-600预警机呢?
这话一出,估计俄罗斯军工界都要炸锅了。
说起这个歼-35,那可真是个厉害角色。这是咱们中国首款第五代隐身舰载战斗机,能干的活可多了:防空、拦截、攻击、支援,甚至还能给其他飞机加油。歼-15的总设计师孙聪曾经透露过,歼-35在保证高度隐身的基础上,更注重信息化性能,在网络化作战中能做到先敌一步。
再说说空警-600,这家伙在中国海军的地位那是相当重要的。它不光要负责早期预警,还是情报汇集中心和作战指挥中心,堪称海上的“千里眼”和“顺风耳”。未来这款预警机还会像美海军的E-2D那样,通过加装固定式受油装置,进一步提高作战半径和任务时间。
客观来说,如果俄海军真能搞到歼-35和空警-600,那对他们来说确实是最好的选择。歼-35能让俄海军的航空装备技术直接从第四代早期跳到第五代,这可比那个八字还没一撇的舰载版苏-75靠谱多了。
空警-600的价值就更不用说了。第一,俄海军终于能拥有和美国E-2D类似的固定翼舰载预警机,算是实现了苏联海军当年的心愿。第二,俄军工联合体再也不用被苏联“遗产”折磨了,毕竟安-71和安-88舰载机纯属“科技树”被点歪的产物。
可话说回来,俄罗斯海军能如愿吗?我看够呛。
第一个问题就是钱。俄海军那点预算经费,别说买先进装备了,连维护现有装备都够呛。
第二个问题更要命:俄海军现有的作战体系存在一大堆短板,就算买来了先进装备,能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都是个问题。
最关键的是,俄罗斯那些军工院所和生产企业绝对不会答应。 理由很简单:如果真的引进了歼-35和空警-600,那对俄罗斯军工利益集团的发展和相关效益会产生不小的冲击。这些利益集团在俄罗斯高层决策者中影响力可不小,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阻挠这种事情。
再加上俄罗斯人那敏感的自尊心,要他们承认自己的装备不如中国,并且还要花钱买中国货,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比要命还难受。
库兹涅佐夫号的命运就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了俄海军这些年的兴衰变迁。 想想看,冷战结束到现在才34年,俄海军的航母和舰载机就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。最讽刺的是,俄政府到现在还在采取“鸵鸟”政策,不愿意正视现实。
反观咱们中国海军,这些年的发展速度那真是坐了火箭一样。在航母和舰载机的研制及运用方面,咱们已经完全摆脱了苏联技术路径的束缚,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的路子。中国海军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的进步,用“突飞猛进”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,现在已经是全球超强海军之一了。
这种对比真的很扎心。当年苏联解体的时候,谁能想到有一天俄罗斯会考虑购买中国的军事装备?这不是说中国装备不好,恰恰相反,这说明中国装备已经好到让传统军事强国都要考虑引进的程度了。
现在的问题是,俄罗斯到底会怎么选择?是继续死撑着面子,让库舰在船坞里慢慢锈蚀?还是放下身段,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?
从目前的情况看,俄罗斯选择前者的可能性更大。毕竟,面子这东西有时候比里子还重要,特别是对于曾经的超级大国来说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件事儿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一个问题:在军事技术发展这条路上,闭门造车是走不通的。 只有开放合作,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。当然,这个道理俄罗斯人现在可能还不太愿意接受。
你觉得俄罗斯最终会做出什么选择?是继续坚持所谓的“军事强国”面子,还是务实地解决问题?如果是你来做决策,你会怎么选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