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又一次把乌克兰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。
这次不是“通乌门”,而是一记真正意义上的“断供”。
2025年6月,美国国防部下令暂停所有未交付的对乌军援,总额高达110亿美元。
没有条件,没有解释,甚至没有象征性的外交辞令,就这么干脆利落地拔掉了输液管。
有人说这是战略转向,有人说是选举策略,而我更愿意相信,这是特朗普拿起了久违的那把“美国优先”的大锤。
目标不是乌克兰,而是拜登,是民主党,是那一帮坐在国会山吹嘘“自由价值”的精英。
他要告诉美国老百姓:“别再当救世主了,咱自己都快饿死了。”
从表面看,这一决定甩出的理由很“高大上”——保护美军库存,防止国防能力被削弱。
听起来像那么回事。
但当我们翻阅2025年第一季度五角大楼的《库存战备报告》,就会发现这个“掏空论”是个空壳子。
炮弹数量在掉没错,从拜登刚上任的320万发变成现在的280万发,但即便如此,美国仍然高于冷战后的平均水平。
而且,真正用得上的弹药,像155毫米炮弹,训练消耗每年也不过8万发,现在还剩下280万,怎么也不算“掏空”。
所以特朗普说的“国家被掏空”,不是在给军队喊话,是在给选民放话。
蓝领、铁锈带、小镇中产,这些人不懂什么欧洲战略平衡,但他们知道牛奶贵了、油价疯了、房贷压顶了。
在他们眼里,乌克兰是个遥远且陌生的国家,根本不值得花掉自己辛苦交的税。
特朗普明白,只要他喊出“别再给基辅送钱了”,这些选票就会哗啦啦往他口袋里倒。
而与此同时,欧洲那边的态度也很有意思。
北约秘书长吕特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了个电话,嘴上说“坚定支持乌克兰主权”,转身拿出的钱却比原计划少了近一半。
500亿欧元的“欧洲和平基金”,到2025年5月只拨了280亿,军事部分还得再打个折。
这哪是支援,这是拖时间。
别说欧洲不想出力,他们是真的没那个产能。
德国每月产1.2万发炮弹,美国是3万发,法国更惨,海马斯火箭弹的产量仅是洛马的1/5。
波兰倒是上心过,但现在也不得不收手——自家防空缺口实在太大,需要用钱买F-35填补。
整个欧洲,除了会开峰会发声明,真要打起仗来,一个能打的都没有。
而俄罗斯呢?
人家没喊口号,只是默默在前线推进。
6月,俄军在苏梅前线突进了12公里,在东线吃下了556平方公里的土地。
别想错了,这不是俄军一下子变强了,而是乌军实在扛不住了。
弹药缺口比谁都吓人,从每月5000发炮弹掉到1200发,海马斯基本打空了,拦不住俄军的无人机。
俄军现在不谈闪击、不谈歼灭战,就一个思路:“添油战术”,一天一打、天天打,乌军弹尽粮绝,自己就能把城拿下来。
此时此刻,乌克兰最怕的不是俄军,而是美国人的沉默。
特朗普不但不再给武器,还可能动用总统否决权,去反对国会通过的新援助法案。
民主党还在努力做最后的挣扎,想搞个《乌克兰安全保障法案》,计划再拨400亿美元,可惜只拿到53票,连60票的门槛都没过。
共和党内部也乱。
一边是建制派还在高喊“不能抛弃盟友”,另一边民粹派已经痛骂“基辅就是个无底洞”。
特朗普当然是站后者那边的。
他对乌克兰从来没有真正的感情,2019年能为了调查拜登儿子而封锁军援,2025年自然能为了选票把泽连斯基晾在一边。
你以为这只是战争资源的问题?
不,这是大国权力的全面再分配。
乌克兰现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到处找援助。
跑去土耳其、沙特、印度,试图打出“全球南方牌”,但结果一地鸡毛。
土耳其要黑海港口控制权,沙特看美国眼色行事,印度冷冷地说“只能给点药品”。
连以色列都不敢惹俄罗斯,只给了点无人机防御系统,导弹?
做梦。
最尴尬的是西方国内的军工巨头。
表面上股价掉了几个百分点,好像很受伤。
但背地里,美国国防工业协会已经和白宫谈好了交易——军援停了不要紧,美军自己来买!
100亿美元的“库存补充订单”已经上路,洛马、雷神的赚钱路径从B2C变成了B2G,利润丝毫不减。
特朗普还可以对着选民夸口:“看,我让美国军队重新武装了!”这哪是断供,这是资本转向,是红利内循环。
而泽连斯基这边,日子越发难过。
支持率从去年的72%暴跌到41%,议会里亲俄派重新活跃,军方抱怨连连,连军队都开始对总统口径失去信心。
西部的利沃夫甚至爆发抗议,喊出“不要再依赖美国”的口号。
一个靠“西方必胜”神话起家的领袖,如果神话塌了,他靠什么立足?
更可怕的是,东欧已经嗅到了危险。
波兰大幅增加军费,边境驻军翻倍,F-35、M1A2一样不落地采购。
这不是为了帮乌克兰,这是怕自己变成下一个。
波罗的海三国干脆想搞10万人联合军队,结果被德国法国一脚踢回去。
北约表面团结,实则各自盘算,一旦美国抽身,欧洲会不会像旧时王谢堂前燕,全靠想象力在飞?
而俄罗斯呢?
并没傻到还指望打赢一场战争。
他们玩的是持久战、经济战。
美国一边断军援,一边又搞新制裁,但俄罗斯黄金外汇储备已经回到6000亿,和中印的本币结算占比也飙升到45%。
你断援,我断气——俄能源部正在研究削减对欧天然气出口,趁着冬季把欧洲再推入一次能源寒冬。
这就是特朗普所谓的“保自己”。
听起来像是战略撤退,实则是对世界体系的再次砸锤。
他不想修补旧世界,而是要亲手拆掉它。
美国不想再为西方秩序买单,却又想继续当全球老大。
这种矛盾,只会让风暴蔓延得更快。
而中国呢?
中国早就看透了这场游戏的虚伪。
我们不去拱火,不靠输出战争获取霸权。
我们搞的是实业、发展、稳定。
西方搞的是制裁、战争和话术。
所以说,当华盛顿在自我撕裂、莫斯科在等待果实、欧洲在惶恐求生的时候,真正的赢家其实已经悄悄站上了赛道的另一端。
他们在乱,我们在稳;他们疲于奔命,我们只需前行。
什么霸权秩序、什么“自由价值”,当炮弹不再送到、当美元不再坚挺,一切都成了泡影。
剩下的,是谁能做得长,谁能守住基本盘。
而这一点,中国,从来没输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