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感情,本应是这世上最温暖、最坚实的依靠。可现实中,不少家长却在不经意间,用言语给孩子带来了深深的伤害。那些脱口而出的气话、随意评价的话语,可能会成为孩子心里长久的阴影。这 3 句话,哪怕再生气、再着急,也千万不要在亲生儿女面前说出口,否则后悔莫及。

“早知道生你这么不省心,当初就不该把你生下来”
最狠的话,伤最亲的人
生活中,孩子调皮捣蛋、学习成绩不理想,或是做出让父母不满意的事时,有些家长一气之下就会说出 “早知道生你这么不省心,当初就不该把你生下来” 这样的话。朋友家的孩子因为考试没考好,被妈妈指责:“养你这么大,就考这点分,还不如不生你!” 孩子听后,躲在房间哭了整整一晚,从那以后,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孤僻。
对孩子来说,父母就是全世界 。这样的话,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多余的,是父母的负担,严重打击他们的自我价值感。心理学研究表明,长期被否定的孩子,容易产生自卑、焦虑等心理问题。即便父母事后后悔道歉,这些话语造成的伤害也难以轻易抹去。
“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,再看看你”
伤人的比较,毁掉孩子的自信
“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,再看看你” ,这句话几乎成了很多家长的口头禅。孩子考了 95 分,家长却说:“隔壁小明都考满分,你怎么就不行?” 孩子学了新技能想展示,家长却泼冷水:“这有什么,谁谁早就会了。” 这种无止境的比较,不仅无法激励孩子进步,反而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够好。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成长节奏 。总是拿孩子和别人比,会让他们失去对自己的信心,甚至产生逆反心理。聪明的父母懂得发现孩子的独特之处,用鼓励代替比较,让孩子在认可中找到前进的动力。
“我们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,你就不能懂事点”
沉重的道德绑架,压垮孩子的心灵
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、努力学习,常常会说 “我们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,你就不能懂事点”。本意是想让孩子理解父母的付出,可在孩子听来,却是一份沉重的心理负担。表姐为了供儿子上大学,每天打两份工,每次和儿子打电话都要说自己有多辛苦。时间久了,儿子虽然成绩不错,但却患上了抑郁症,他说:“我感觉自己像个罪人,永远还不清父母的恩情。”
父母的付出不应该成为束缚孩子的枷锁 。过度强调牺牲,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愧疚感,甚至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,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。真正健康的亲子关系,是让孩子在感受到爱的同时,也能自由地成长。
亲子之间的爱是纯粹的,但言语的伤害却可能让这份爱蒙上阴影 。“早知道生你这么不省心,当初就不该把你生下来”“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,再看看你”“我们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,你就不能懂事点”,这 3 句话,无论何时都要烂在肚子里。多一些鼓励,少一些指责;多一些理解,少一些比较,才能让亲子关系更加亲密,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