泽连斯基获俄方肯定,俄乌转折点到了?普京准备好谈判

发布日期:2025-07-30 点击次数:156

7月19日深夜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突然向全国宣布:已正式提议俄罗斯“下周举行新一轮谈判”,并强调“必须加快谈判进程,实现停火”。 更重磅的是,他直接喊话普京:“我已准备好进行最高级别会晤。 ”

几乎同一时间,莫斯科传回信号。 俄罗斯外交部火速回应:“我们早就准备好谈判,基辅的提议带来希望。 ”一名俄方消息人士甚至透露:“日期很快敲定,可能就在未来几天。 ”

这场持续1240天的战争,突然迎来三年来最戏剧性的转折,曾经互骂“傀儡”和“侵略者”的死敌,竟同时坐向谈判桌两端。

2025年7月14日,俄军向乌克兰西部军火枢纽利沃夫一次性倾泻728架无人机,夜空被爆炸火光照得血红。 这仅是当月密集空袭的缩影:6月29日,537架无人机混搭导弹夜袭;7月13日,“匕首”高超音速导弹精准摧毁两套乌军“爱国者”防空系统。

美国智库CSIS追踪到一组骇人数据:俄军导弹产能三年暴涨近百倍。 2022年秋,单日发射量不足10枚;到2024年8月,单月投射量突破1110枚,日均35.8枚;2025年6月,479架无人机突防基辅,超半数突破防线。

“见证者-136”自杀无人机成了俄军王牌。 单价2万美元的“消耗品”,单日狂射355架,逼着乌军用400万美元的“爱国者”导弹拦截,每拦一架,净亏398万。

泽连斯基急于谈判的背后,是战场和国内的崩盘压力。 7月14日,乌克兰第三突击旅上演“科幻一幕”:FPV无人机炸毁俄军工事后,无人地面车辆装载炸药推进。 残存的俄军士兵惊慌中举起纸板投降牌,被无人机押送至乌军阵地。 看似创新的战术,实则是兵源枯竭的无奈,乌军伤亡已超103万人,青壮年几乎打光。

俄军猛攻乌西部铁路网,利沃夫至基辅的军火运输命脉濒临瘫痪。 一旦切断,西方援助的武器将滞留波兰。 国内经济缩水三分之一,通胀飙至9%,民众在停电中煎熬。

连西方盟友也开始动摇。 德国拒绝追加“爱国者”防空系统,直言“本国仅剩6套”;法国更狠批美国:“承诺军援却让欧洲买单,等于没给! ”

俄方突然放软姿态,同样源于三重绞索。

经济绞索:三年战争加制裁,俄罗斯损失超1.3万亿美元。 国防开支吞噬GDP的7.7%,芯片断供导致新坦克月产不足百辆。 7月初通胀率飙至0.79%,电价、气价涨幅均破13%。

特朗普变量:美国总统划下50天停火倒计时,威胁对俄征收100%关税,同时重启百亿美元军援,甚至考虑提供射程2400公里的“战斧”导弹。

战场目标达成:俄军已控制乌东18%领土。 卢甘斯克州943平方公里土地被“蚕食”后,普京转向固化战果,提出冲突“合理结局”四原则,消除安全威胁、保障俄语族群权益、乌克兰去军事化、承认新领土现实。

但领土问题仍是死结。 俄方坚持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归属,乌方咬定恢复1991年边界。 6月谈判时,俄方要求乌放弃更多领土,遭基辅怒斥“不可接受”。

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成为关键调解人。 他促成前两轮谈判,推动双方交换6000余具士兵遗体,更放话“愿随时举办普京-泽连斯基峰会”。 此次第三轮谈判选址仍在伊斯坦布尔,土方试图以战俘交换为突破口建立互信。

美国则一边举橄榄枝,一边递刀。 特朗普一面通话普京2小时“推动停火”,一面批准北约向乌输送17套“爱国者”系统,由德、英、荷等国买单。 德国防长皮斯托里奥斯的表态更露骨:“若俄与北约开战,德军将毫不犹豫击杀俄士兵。 ”

热点资讯

推荐资讯